您的位置:上海最新新闻 >

浦东综改方案更具战略性系统性突破性 “致广大、尽精微”亮点突出 既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又充分考虑中微观层面关键问题

  记者 杜晨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对浦东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怎样的要求,围绕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人民城市建设等方面推出哪些亮点举措?记者连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就《方案》进行详解。

  记者:浦东一向是国家战略深度叠加的区域,也是改革的前沿阵地。站在今天的时点,再推“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意义何在?

  陈强:浦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引领者的重要角色。浦东不仅要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还要成为我国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以及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在整个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浦东要扮演“核心中核心”的重要角色,打造能够向全球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成就的应用示范区。

  站在新的时点上,“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意义更加凸显,首先,可以充分发挥浦东改革开放先行示范作用,推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其次,有利于形成激发科研人员、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环境,为国家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最后,有助于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和产业协同水平。发挥浦东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节点作用,对接长三角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吸引和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提升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

  记者:一直以来,中央对浦东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相继出台多份重磅文件,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与以往的文件相比,这份方案有何不同?解决了什么新问题?

  陈强:这一次发布的《方案》,与之前的文件相比,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和突破性。首先,《方案》是在全球经济下行、科技创新加速迭代演进,国际形势云谲波诡的背景下制定并颁布的,体现出中央对国内外各方面形势发展研判和把握的战略高度,其次,《方案》对浦东未来一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前瞻性部署,综合考虑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经营主体、城市治理等重点工作内容,方案设计具有很高的系统性。最后,《方案》中针对制约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裉节问题,提出一系列实质性举措,角度新颖,力度不小,具有很强的突破性。

  记者: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此次出台的《方案》做了哪些新的突破,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内容?

  陈强:此次出台的《方案》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致广大,尽精微”。从“致广大”的角度看,《方案》很好地体现了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需求,包括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人才高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型开放等方面。从“尽精微”的角度看,《方案》充分考虑了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加强“四链融合”、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高水平人才获得感、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关键问题。

  具体来看,也有不少新的突破。一是体现了开放性,方案在放宽市场准入、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商品和要素跨境流动机制、海外顶尖高校在浦东设立创新基地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表达。二是体现了系统性,方案强调改革系统集成,提出“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同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分别承担不同的主体责任。方案作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部署,每一个方面的重点都很突出,同时五个方面之间又有很强的逻辑关联,互为施策前提。三是体现了“治理温度”,方案提出“从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改革”,提出“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科学精准问责,做好容错纠错工作,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透出浓浓的“人情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