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板仑乡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将板仑乡木腊村委会龙留村打造成为园区、乡村统筹发展、共同富裕的典型”工作部署,明确了以“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为发展主题,结合龙留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民族风俗习惯,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础设施三大方面着手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龙留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新标杆。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做实基层治理“一网兜”。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优化设置龙留自然村党支部,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坚持让党员带头示范搞建设,实行党员挂钩联户制度,3名党员各挂钩联系7—8户农户,做到扩建道路党员带头让、旧房拆除党员带头拆、义务劳动党员带头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主动投身村庄建设热潮,投工投劳完成了蔬菜基地平整、种植,危旧辅房拆除,八角、油茶抚育以及流水梯田改造等工程建设。二是完善制度强保障。坚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民需民智,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把村规民约议深议透,明确具体的违约行为和惩戒标准,使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己订立的规矩。建立“红黑榜”制度,开展每周卫生清扫活动,制定“月打分、季评比、年奖励”的考核机制,将全村29户农户纳入评比对象,形成了人居环境有人管、有制度、可持续的良好局面。三是网格治理促发展。将村小组按户细分为3个网格区,把有想法、能干事、干成事、带好头的党员推选为网格员,负责执行村规民约、排查矛盾纠纷等,带领群众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推动服务在网格进行、任务在网格落实、问题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命案防控等重点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成效。近十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无一例群众越级上访,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同时,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和村风民俗,积极打造法治广场和清廉村居。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口清”。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按照“园区所需、板仑所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田地种蔬菜、田间桃梨果、山上扶八角油茶、林间养畜禽”的发展模式,把龙留建设成为富宁产业园区的“后花园”和“菜篮子”,持续为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蔬菜基地50余亩,朝天椒基地40亩,种植桃树、梨树1100余棵,养殖生猪62头、肉牛58头、畜禽1100余只,向园区及县城输送蔬菜和朝天椒10吨,实现户均增收4.58万元。二是聚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紧扣龙留村中心点,辐射龙暖、当门坡、大塘等周边村寨,实施集中连片改田计划,改造完成流水梯田20亩。持续巩固八角、油茶等传统产业发展,开展八角、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运用,完成八角、油茶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建设400亩。三是村企互联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加强与产业园区企业互动互联,为园区输送劳动力40人次,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同时,利用好人社技能培训惠民政策,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实现双赢。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绿美建设“一直抓”。一是去污添美绘就整村一幅画。通过制定详细的绿美乡村建设方案,从两污治理开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村企结对的方式,筹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企业的帮助与支持下,共装设完成污水管1376米,改建村内道路4500平方米,改造活动室1间,建成卫生公厕1座,安装太阳能30套,建成文化活动广场120平方米,建成安全防护栏510米,建设村标1个,进一步夯实了村内基础设施。二是美化村庄扮靓壮寨新风貌。按照龙留村居住房屋联排布局和特点,以“精致、舒适、群众满意”为原则,结合壮族居住特色和民族风俗,制定裸房改造方案,以土黄色为底色,突出壮族文化特色,进行裸房穿衣戴帽改造,全面完成全村29户16300平方米房屋外立面装饰及4800平方米钢结构斜屋面搭建。本着“多一点就地取材、少一点花钱购买”的理念,把废旧的红砖、青砖、瓦片、石头、陶罐、磨盘等乡村元素作为堆砌景墙的材料,打造独具地域和文化特色“微田园”景观带,既展现了村庄特色,又留住了乡村韵味。截至目前,已修建观光步道2条、小景观3处,打造小庭院、小花台、小菜园20余处。三是补植增绿打造一家一个景。秉持着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菜则菜的建设原则,在村内主干道和村庄两旁种植桂花树、蔷薇花,用果树和蔬菜填补门前屋后小空地,全域推进路旁、村旁、宅旁“三旁”绿化美化,让村庄“美起来”,让庭院更宜居。截至目前,完成蔷薇花种植1500余株、桂花树145棵、八角树273棵;栽种边坡爬山虎980株,海棠、三角梅、飘香、山茶花、月季花、木槿花等鲜花1900余株。
(富宁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