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上海最新新闻 >

展现国际化大都市乡村振兴“实景图”——访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

  记者 束涵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三农”。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上海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记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2024年,上海“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冯志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我理解不能简单、机械地学习,关键是要学习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经验内涵。

  在思想认识层面,要认识到“千万工程”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三农”工作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方法论层面,“千万工程”既有整体设计,又结合不同地区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注重区域协调;在改革联动层面,“千万工程”不仅包括硬件建设,也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内容。

  回顾2023年,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第一,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88元,增长8.2%。

  上海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一些方面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推进。

  在今年的“三农”工作中,首先要守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底线任务,完成好“米袋子”和“菜篮子”的国考。

  上海的农村是大都市的农村,拥有市场、科技、资金等诸多优势,要按照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提升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

  结合上海实际,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提质,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上海品牌”。

  同时,立足乡村特色禀赋,着力提高服务能级、提升乡村品质,在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做好农民就业增收、做实民生兜底保障上持续用力,更好展现国际化大都市乡村振兴“实景图”,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记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上海将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冯志勇:打造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农业要超越单纯的一产范畴,拓展到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就上海而言,当前主要矛盾在于质量和效率仍不匹配。从土地产出率来看,周边城市中最高的杭州为5258.09元/亩,而上海的数值是4004.38元/亩,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要注重向科技与资金要空间,向品质与特色要效益,向创意与服务要市场,着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上海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划布局12个现代设施农业片区,每个片区2000亩—5000亩,总面积大约3.6万亩,引导种植业养殖业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向片区集聚,新建3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基地建设。

  同时,积极布局种源农业,培育5—8家行业领先的特色优势种业企业,依托“张江种谷”、光明集团现代种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种业产业孵化基地。

  记者: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从行业现状来看,农业领域科技型初创企业少,且规模小、实力偏弱。从政府层面,将如何重点发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冯志勇:农业现代化,需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和服务结合起来,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新增认定9956家高新企业中,农业领域67家,数量占比低,且存在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两张皮”的情况。

  接下来,上海将瞄准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温室制造和植物工厂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东方英才”计划,推进奉贤农业科创谷、崇明农业“硅谷”等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初创企业,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模式。

  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上,加快智慧农业技术攻关,鼓励数字技术与农技推广、科学研究等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继续探索“三块地”改革路径和模式

  记者:做好“三农”工作,就是要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问题,上海如何加强谋划,探索共富道路?

  冯志勇:当前,上海乡村治理的裉节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未来的目标是要让农民的收入比城市居民多一点。

  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长期走在全国前列,但促进持续增收的渠道还不多,近郊、远郊农民收入的区域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且集体经济以物业资产和土地出租为主,转化为农民增收能力还不强,开展收益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只占总数的49.1%。

  2024年,上海将继续探索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三块地”改革路径和模式,提前谋划第二轮延包到期后续包的新政策,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多种模式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并且,以农村产权交易流程规范化试点为契机,加快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交易行为和市场“溢价”有效统一,持续提升集体资产增量、收益分配总量、净资产收益率,共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在近郊和中郊地区,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健康养老、农业休闲、创意办公、白领公寓等新型产业,逐步改变物业资产占比过高的现状;

  远郊地区充分利用全域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农村结对帮扶等综合平台,盘活存量集体土地资源要素,打造优质“造血”项目。

  同时,鼓励涉农区建立镇级集体经济收益共享机制,推动镇级集体企业上缴利润给镇经济联合社,提高镇级集体收益分配金额及覆盖范围。

  在增加收入方面,我们将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本市农业户籍人口约121.5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约21万人,主要通过提升农业设施水平、规模化水平、产业融合水平,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增加经营性收入;

  针对非农就业人员,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各类实体,吸纳本地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还有老年农民,除持续提升财政的社会保障水平外,探索镇级集体收益优先分配给老年农民的途径,作为养老金的补充收入,从而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

  记者: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突出短板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何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条件?

  冯志勇:近年来,上海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列入民心工程。2023年,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542个清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4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功创建、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完成10.1万户等,推动乡村“美颜”升级,形成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务实管用治理方式。

  2024年,上海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启动5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试点,发展适合乡村的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乡村风貌保护发展专项行动,保留保护乡村自然肌理。

  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注重发展性。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市场的力量正在持续放大。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吸引的社会资金,已经超出上海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

  未来,上海相关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设施投入建设,重点突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保基本、补短板作为重要内容。乡村产业项目主要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将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比如,浦东新区16家区属国企分别与13个镇、51个村对接,带任务、带项目、带人才进乡村,发挥出国企既往在成片开发方面积累的经验,让乡村振兴示范跨村到镇、跨镇成片、跨片为带、跨带及区。

热门文章